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

菩提道次第廣論→卷二消文 (5/5上課進度)

後時如何行者。應將所集眾多福善‧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‧及七十願等‧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。如是應於晨起‧午前‧午後‧初夜‧四次修習。此復初修‧若時長久‧易隨掉沈自在而轉。此若串習‧極難醫改‧故應時短‧次數增多。如云‧「有欲修心‧即便截止‧則於後次心欲趣入。若不爾者‧見座位時‧即覺發嘔。」若待稍固‧時漸延長‧於一切中‧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。由此能令障礙減少‧疲倦昏沈等亦當消滅。
未修中間如何行者,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‧多可行事‧然今此中正主要者‧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‧未修之間‧若於所修行相所緣‧不依念知‧任其逸散‧則所生德‧極其微尠。故於中間應閱顥說此法經論‧數數憶持。應由多間修集資糧生德順緣‧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。一切之根本‧應如所知‧勵力守護所受律儀。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‧及律儀弁戒‧積集資糧三法之上‧名為三合而引導者。
復應學習四種資糧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‧毘缽舍那道之正因‧所謂密護根門‧正知而行‧飲食知量‧精勤修習悎寤瑜伽‧於眠息時應如何行。
初中有五。以何防護者。謂遍護正念及正念起常委行。其中初者‧謂於防護根門諸法‧數數修習令不忘失。二者謂於正念‧常恆委重而修習之。何所防護者‧謂六種根。從何防護者‧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。如何防護‧其中有二‧守護根者‧謂根境合‧起六識後‧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‧發生貪瞋‧應當勵力:從彼諸境護令不生。即以六根而防護者‧若於何境‧由瞻視等‧能起煩惱‧即於此境‧不縱諸根而正止息。其守護根者‧是於六境‧不取行相‧不取隨好。若由忘念煩惱熾盛‧起罪惡心‧亦由防護而能止息。取行相者‧謂於非應觀視色等‧正為境界‧或現在前‧即便作意彼等行相‧現前往觀。取隨好者‧謂於六識起後‧能引貪瞋癡三之境‧意識執持‧或其境界‧雖未現前‧由從他聞‧分別彼等。防護為何者‧謂從雜染守護其意‧令住善性‧或無記性。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‧謂威儀等時‧非是持心住善緣時。



消文:

後時如何行者。應將所集眾多福善‧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‧及七十願等‧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。

其他一切時又該如何修呢?應該將我們之前所集的眾多福善,用各式各樣的普賢行願也好、七十願也行、十大願王也可,並用猛利的善法欲心迴向現時增上生,究竟決定勝,也就是圓滿的報身、圓滿的報土

如是應於晨起‧午前‧午後‧初夜‧四次修習。此復初修‧若時長久‧易隨掉沈自在而轉。此若串習‧極難醫改‧故應時短‧次數增多。

因此應於晨起、午前、午後、初夜作四次的修習(打坐),每次約莫二個多小時。
這只是初步修行,若時間太長,容易胡思亂想,想的都是與無明相應,這樣散亂的心裡行相隨無明而轉。這若養成習慣,就很難更改‧所以應該將打坐時間縮短,次數增加。

如云‧「有欲修心‧即便截止‧則於後次心欲趣入。若不爾者‧見座位時‧即覺發嘔。」

整句是說,如果我們有修行的決心,當我們打坐時,意境行相,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樂在打坐的妙趣當中,此時若要你下坐,你就會迫不急待的期待趕快再來一次,反之,若境況不佳,內心行相掉沈散亂,那麼要你再次上坐時,就會覺得發嘔,心裡百般不願意。

若待稍固‧時漸延長‧於一切中‧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。由此能令障礙減少‧疲倦昏沈等亦當消滅。

當你摸對了,外面的境引動不了你,心裡的行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那時候可以將打坐時間延長,在任可情況下,不要太急也不要太緩,太急太緩都是加行的過失‧那時候就可以讓障礙減少、疲倦昏沈等統統消滅

未修中間如何行者,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‧多可行事‧然今此中正主要者‧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‧未修之間‧若於所修行相所緣‧不依念知‧任其逸散‧則所生德‧極其微尠。

前面一坐及後面一坐之間該如何修行呢?這中間唸佛也好,繞佛也好、或頌讀經書都可以,但是這中間最主要的是什麼呢?我們在正修時,必然是勵力修習、努力精進,但下了坐以後、下面一坐還沒開始中間呢,未修之間若所修行相不依正知正念,而任其放逸散亂,那麼之前所修的功德也極其微小。

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‧數數憶持。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‧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。

所以我們未修中間應多多閱讀說明此種修法的經也好、論也好或是善知識教授我們的等等,不斷的去聞、思、修,用這種方式去累積我們積集資糧的順緣,及淨除罪障的逆緣。

一切之根本‧應如所知‧勵力守護所受律儀。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‧及律儀弁戒‧積集資糧三法之上‧名為三合而引導者。

這整個修行過程一切的根本,我們應該知道,就是我們所受的律儀,也就是戒律‧
所以也有人以律儀戒為基礎,將淨除罪障及集聚資糧三項集合起來,合成初機修行的第一步引導。

復應學習四種資糧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‧毘缽舍那道之正因‧所謂密護根門‧正知而行‧飲食知量‧精勤修習悎寤瑜伽‧於眠息時應如何行。

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四種資糧,這四種資糧要建立在正因的基礎上,也就是修奢摩他道的定,及毘缽舍那道的慧,這是我們修行下腳的第一步,下的因對了,日後必然感正確圓滿無誤的果。
這四種資糧就是→密護根門、正知而行、飲食知量及悎寤瑜伽‧
任何一切時,要如何精進修行呢?
註:(一及二是正修時應如何、三及四是未修之間應如何,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,亦即任何一切時都在修行)
第一個密護根門

初中有五。
一‧以何防護者。
二‧何所防護者‧
三‧從何防護者
四‧如何防護‧
五‧防護為何者‧
一‧以何防護者。謂遍護正念及正念起常委行。其中初者‧謂於防護根門諸法‧數數修習令不忘失。二者謂於正念‧常恆委重而修習之。
密護根門分五項:
第一個用什麼東西方法來防護呢?我們要將正知正念當成我們對治三毒的法寶及武器,並時時不斷的修習,摸熟它,善用它‧不斷的精進串習

何所防護者‧謂六種根。
第二個我們要防護什麼呢?就是我們的六根。

從何防護者‧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。
第三個要從那裡開始防護起?平時我們的六根對上了六境 (六塵)後,心裡就會產生順逆等不同的反應,順者→覺得可愛;。不順者→非可愛.這些六根六境合和後,產生諸多無明貪瞋癡,因此要從對治這六根開始防護。

如何防護‧其中有二‧.守護根者‧謂根境合‧起六識後‧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‧發生貪瞋‧應當勵力:從彼諸境護令不生。

第四個要怎麼去防護呢?其中有二
第一個‧守護自己的根,勿讓自己的根與所緣的境合,若根境一合,則識一定生起來,識一旦生起來,就會對可愛境起貪,不可愛境起瞋,所以我們應當勵力護住我們的根,令諸境不起。

即以六根而防護者‧若於何境‧由瞻視等‧能起煩惱‧即於此境‧不縱諸根而正止息。
當我們看見或聽見會引發我們貪瞋的境時,就要擋住它,不要放縱自己的根,隨境起舞

其守護根者‧是於六境‧不取行相‧不取隨好。若由忘念煩惱熾盛‧起罪惡心‧亦由防護而能止息。

當我們守護時,對於六境不取兩樣東西,一是行相,二是隨好。
如果因為我們一時忘念 (本來要防的念頭),或煩惱太盛而起罪惡心,也要藉著防護六根的方法而讓它止息。

取行相者‧謂於非應觀視色等‧正為境界‧或現在前‧即便作意彼等行相‧現前往觀。
取行相者,對於不應看而看的境現起來時,境好時驅使你想去看它,內心的染污就會起來

取隨好者‧謂於六識起後‧能引貪瞋癡三之境‧意識執持‧或其境界‧雖未現前‧由從他聞‧分別彼等。

取隨好者,當行相過去了之後,六識就現起來了,六識一旦起來,就會有喜好貪樂等等執著,引發無明的貪瞋癡三毒‧

防護為何者‧謂從雜染守護其意‧令住善性‧或無記性。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‧謂威儀等時‧非是持心住善緣時。

第五,那麼要防護什麼呢?我們要守護我們的意根,不能讓它放縱,並將我們的六根安住在善性當中,不要被無明染雜我們的根‧若不能作到安住在善性當中,至少也要作到無記性 (也就是不善也不惡)
這裡特別說明無覆無記,指的就是威儀,就是平時我們的行儀,因為平常我們的行儀非善也非惡‧
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有正知正念,並以正知正念為武器,來對治及防護我們的六根,因此我們要數數修習這個法寶,讓它成為習慣,那麼念頭一來,馬上就對治。